楼主: simonc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连载】法卡山地区攻防战[全十章,传完]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51#
发表于 2009-8-16 10: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续上】

三、 各部阵亡统计fficeffice\" />

夏石法卡山公墓,154人:

5301041军】:2

5301541121362团】:1

5351655163495团】:1

53822【不详】:1

54256【广西军区边防3师师直】:3

54257【广西军区边防3师边防7团】:5

54209【广西军区边防11团】:1

54233【不详】:1

54259【广西军区边防3师边防9团】:133

54260【广西军区边防3师炮团】:1

54269【原广西边防独立师独3团】:5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6人:

54259【广西军区边防3师边防9团】:3

54268【原广西边防独立师独2团】:1

54208【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1

广西军区边防某部:1

从上面的数据看出,160个阵亡名单中,边防39团阵亡了136个,占总数的85%,可见在法卡山地区的防御、进攻战斗中,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边防39团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战斗残酷可见一斑。

根据战后统计,从55日到631日,越军在法卡山地区共阵亡了705人,除靠近越军出击阵地的外,接近我方阵地前沿以及法卡山上5号、4号阵地上的阵亡越军,基本没有收尸。很多阵亡越军就这样被遗弃在法卡山阵前。广西56月间正值进入夏季,在炎热的天气下,几天就开始腐烂发臭,炮弹下来,炸起的腐尸碎肉到处飞溅。根据记录,我军的防守人员除了要应付阵地的恶劣的潮湿环境外,还要应付难以掩盖的腐烂尸体臭味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疫情。广西边防法卡山守备部队三师七团政治处张太忠的博客中写道:“……要是有人问我有生以来最幸福或最难受的时光,最刻骨铭心的地方在哪里,我也会不加思索、毫不犹豫地说莫过于法卡山。法卡山战斗趋于平稳后,师组建了法卡山守备营,我又是政治部派出的第一个蹲点机关干部(因为我最熟悉法卡山),我二话没说就进驻了守备营,住进了法卡山主阵地第一条短洞。洞内宽不到2米,深不足30米,一个排近三十余名干部战士拥挤其中;洞外,战壕纵横,弹痕累累、硝烟未尽,焦土一片,前沿上百具敌尸难收;山的上空成群的乌鸦盘旋,不时啄食死尸,发出阵阵哀鸣,让人毛骨耸然;阴雨天,血雨腥风,满壕泥泞;天晴时,烈日当空,异臭难闻 ……,在这恶劣的环境之中,我呆了近四十天,这非人的四十天我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想来都不寒而栗……”

越南和我们一样,也有为烈士修建烈士陵园,我军一向要求必须带回烈士的遗体,尽管这样,在一些陵园中还是存在有衣冠冢,我想,可能越军陵园中的衣冠冢数量会更多。2001年,我的朋友阿弟哥在法卡山上的坑道入口还发现放着一个头骨,我军的阵亡人员早已经全部被后送掩埋了,显然遗留在上的多数是越军的遗骸。战争中人的定义就是“有生力量”或“软目标”,本身就是可以被消耗的资源,有生力量被消耗掉了就要补充,我们称之为“添油”。 死了就是死了,有谁知道有谁关心呢?人的生命和蚂蚁的生命都是一致的:既顽强又渺小。

战后,所有的阵亡人员都安葬于上石公社的法卡山烈士公墓,1986年全部迁往夏石镇。上石公墓从1986年起开始废弃。

(照片拍摄:路客)

废弃的上石陵园中,烈士纪念碑依旧耸立

(照片拍摄:路客)

迁骨后遗弃的烈士空墓,没人再管,杂草丛生。按照广西当地风俗,迁坟并无不妥,只是旧墓地应该要处理好。

(照片拍摄:路客)

1986年,所有的烈士都迁往夏石镇法卡山烈士公墓,与对面的边防3师9团团部遥遥相对,可惜如今边防3师撤编,旧团部人去楼空。

夏石镇法卡山烈士公墓墓园,里面安葬154人。

夏石公墓里面的潘宜烈士墓 (照片拍摄:路客)

另有6人安葬在南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中,他们都是负伤后送南宁303陆军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并就近安葬于南宁。 (照片拍摄:路客)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中对越自卫还击墓区 (照片拍摄:路客)

安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中的白培文烈士 (照片拍摄:路客)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09-11-29 19:38:17 编辑过]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52#
发表于 2009-8-17 14:0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fficeffice\" />

2006年的11月,我随163489团佛山南海地区的老兵到达凭祥。在行程中,有一站就是要到夏石镇法卡山烈士公墓拜祭一名南海籍的烈士邓当强。至于法卡山,去的时候已经知道他们没有这个计划而且也没有和上面打招呼,上不去是意料中的事。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广西凭祥市,更是根据资料纸上谈兵般写下《法卡山收复战》后第一次踏入法卡山烈士公墓。

完成匠止和南山陵园的拜祭后,大巴从南友高速转入夏石镇,车停收费站交费期间,我远远便望见了在右侧小山上那高高耸立的法卡山烈士公墓纪念碑。高高的烈士纪念碑在翠绿山体中昂然耸立,油然产生一种庄严肃穆感。

法卡山烈士公墓并不大,154个墓碑整齐划一排列在一起,看得出来陵园还是有人定期打理的,墓碑干净整洁,地台没有杂草。只是陵园外围的一座小房子显然已经没人管了,杂草丛生,墙壁上画满各种涂鸦。我围着纪念碑转了几圈,从不同的角度仰视着它,最后在纪念碑后的大理石碑铭前停留了许久许久。

残酷的法卡山地区进攻防御战斗,曾经浴血厮杀的你们,如今仅仅只是154块麻石墓碑,却仍然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列。看着每一块墓碑上永远定格的数字,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只是感到一点苍凉的悲哀,生命不过如此。

81年还有打仗么?”

声音不大也很平缓,却彷如当头一棒。

话自同行拜祭的一名参加过1979年对越作战的老兵,经历过与越南的死战,到最后连自己师战后组建的部队打过的一场残酷的攻防战都不知道,那么没经历过战火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去记得这些消逝的生命呢?同行中的麦时清老兵抚摸着邓当强的墓碑,略带责怪地说:“哎呀,点解你噤吾小心啊……”(粤语,意思是:哎呀,为什么你这么不小心啊?)

154个人,如果不死,如今也一样,老了,英雄迟暮。

2007年的4月,我再次踏足广西凭祥市。这次是同163487团珠海地区的老兵一起去的。本想去同登,最后因故终不能出。于是我又再次站在那高耸的法卡山烈士纪念碑前。

在邓当强的墓前,缓缓点起一支香烟。抽吧,老乡,也是替老麦给你点的。

风吹过,除了陵园外围的野草摇,寂静无声。

看着高高的烈士纪念碑,才发觉碑体上有几块大理石已经脱落了,露出黑黝黝的水泥,彷如伤口一般,也没人理,我也只能摇摇头。

边防39团的旧团部离法卡山烈士公墓并不远,顺着路开车过去也不过5分钟左右。去年我不知,今年特意要来看看。

边防3师已经被撤编,这个团部已经人去楼空,现在给了当地人做木厂。

烈日下,挥汗如雨;寒风中,迎风而立,嘹亮的军号与晨操的叫号,这种景象在这里已经不复存在。边防9团的大铜像还在,但只是很寂寞地站在破陋的荣誉室前,孤独而高傲地看着对面山头上的154位兄弟。也许它不是铜的,如果是纯铜的,也许就让人偷去卖了。它背后的边防9团法卡山战斗荣誉室,窗倒门破,满地垃圾,彷如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陈列架有挨墙的有倒地的;墙上的法卡山战斗的照片、烈士照片发黄褪色污迹斑斑;各个民间单位的慰问锦旗好像擦桌子布一样随意挂在墙壁上,很多已经破落不堪;小院里杂草丛生,水池暗绿暗绿,一池死水……

愤慨啊,同行而来的老兵或低头不语或愤慨骂娘。尽管不是他们的部队,但这就是人生当中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地方?这就是人生的价值么?当你发现你曾经的追求和奉献如今变得一文不值的时候,心理的落差仿佛象是突然坍塌的围墙,一下子都没有了,空荡荡的,真他妈的痛心!走了,不看了,也不忍心看了。

临走,老兵们带走了墙壁上所有的破锦旗。我相信,老兵们会好好保存这些锦旗的。我更相信,有朝一日,这些锦旗会重新焕发生机的。

重新来到操场上,木厂的职工也对我们说:“如果可能,你们就去反映一下情况,尽管我们是用了这个地方当木厂,但我们也看着难受。”

其实,部队撤编,营房空置并无不妥,正如单位破产职工下岗一样,人去自然楼空。边防9团撤编,但部分单位还是保留下来迁去了上石,走的时候,只需要找两辆卡车花上半天的时间把这里的东西都清理干净,烧也好埋也好,反正别让回来的老兵看着难受,这岂不是更好?至于那个孤独的铜像,把它搬到对面的法卡山公墓吧,让它与山上的154个烈士相伴,我相信,这是它最好的归宿。(关于这个陈列室里面的陈列品,原来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了,我在后面再说。)

营房外的天空依然是蔚蓝的,空气也依然是清新的,阳光也依旧晒得人很舒畅。长长地吐一口闷气,上车走人,不再回头。

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会纪念。

20094月,我第三次来到了广西边境。三个疯子开着面包车从南宁出发,一直到岳圩然后到靖西平孟,然后沿着龙邦、科甲、龙州一直杀到凭祥出谅山,拍下了1800多张照片。

我在前面写过:从凭祥市向友谊关方向走高速,高速公路的中途有个出口,是去凭祥市物流园这个地方,到了物流园,旁边有条岔路,上面有个路牌,写着法卡山,这条路,实际上就是通向沿边公路的,在路的左侧,还有一个废弃的烈士公墓。沿着这条路而去,根据路牌的指引,就可以到达法卡山的山脚附近,当然,上法卡山还有一段路是没有路牌的。至今,法卡山仍然是军事禁区,没有经过特别的手续,你是无法上去的。

沿边公路很静,静得一个小时可能见不到两三辆车,从沿边公路转入通往法卡山的路就更静了。除了发动机的声响,就是窗外的呼呼风响,偶尔还能听见城市里久违已久的鸟叫。在有些弯道,你大概能够远远地看见法卡山模糊的山体形状。

当年,我在《法卡山收复战》一文中曾经写到“誓言报复的越军曾打算另选一处突破口,力图消灭我一部分,挽回面子。当时越军的目标就是步兵3958连所在的板绢村外一个叫“浦炮台”的高地。但其后行动取消”。我从15万的的脱浪—禄平一带的军用地图上看,没有“浦炮台”这个名称,也从来没有听老兵说过“浦炮台”这个名字,从395团的驻守情况分析,只能是553541.2高地,在553541.2中,也只有541.2离边境比较近。我们的车到了一条分岔路,我们决定右侧方向进入,道路依山势而行,在道路的上方山体,应该就是541.2高地。路的右侧,有一些不大的小村落,这些村落当年是否曾经挨过越军的炮弹,不得而知了,村民非常淳朴有礼,我们询问去法卡山怎么走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指引。实际上,这条分岔路无论走那边都可以到法卡山的,它的分叉只是围着541.2高地,走到尽头又重新汇合变成一条路了。

当从泥路变成一条有多处急弯的水泥路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进入法卡山军事区了。

站在连队的陈列室中,我突然发现,原来在夏石镇边防9团旧团部荣誉室里面的所有陈列品,包括奖杯、作战照片、烈士像、作战经过图、以及在法卡山上挖出来生锈腐烂的枪支弹药、炮弹片全部都整齐划一地陈列在这法卡山边防连的营房里。除了民间慰问的锦旗以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唉,看得出来,连队是很花心思去布设这里的,很多领导首长也曾在这里参观过,不过,就为什么不能再花点时间去收拾一下那废弃的旧团部呢?

3号主峰,需要沿着台阶向山上走,台阶都是后来修建的,正如老山主峰一样,都是战争结束后后续部队逐步修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53#
发表于 2009-8-17 14: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因为战争的需要,法卡山的山体早已经是掏空的,我只能站在坑道的入口处,就像友谊关上的金鸡山一样,坑道严禁进入,当然,首长例外。2001年,朋友阿弟哥在这个坑道入口拍过照片,当时在坑道上方还摆放着一些烂枪、烂钢盔和一个头骨,都是从阵地上挖出来的。如今,枪和钢盔估计进了荣誉室,头骨也许是掩埋了也许还给越方了,不得而知了,如今在坑道上的,就是一颗外壳生锈没有弹尾的160mm迫击炮弹体了。

fficeffice\" />

在接近主峰的一片泥地里,香烛一扎一扎的点燃了,大把大把的冥钞点着了,在清明的前夕,法卡山上遥祭阵亡的官兵。山风呼呼带着燃烧后的青烟化入苍穹,在天上,他们一定会很欣慰的,因为毕竟还有人没有忘记他们。

主峰其实就是3号阵地,2号阵地就在山下通上来的台阶位置。三号阵地其实并不大,来来回回踱着步,很快你就能走完了。原来的26号界碑已经没有了,新修建的1156号界碑竖立在山顶外沿,不远处有一个和我们站立位置差不多高的山头,那就是叫卡山了,叫卡山上也同样竖起了界碑,但我目视看不见。透过叫卡山,4700米外的越南嘉暮山在一片山体中高高地凸了出来。法卡山段的边界中越双方还没有正式签署文件让新界碑生效,法卡山的345号阵地、叫卡山、浦六徳都仍然归我方边防连管理。当文件生效,国界线就生效了,4号、5号、叫卡山的越方侧、浦六徳的越方侧都归还越方。

网上曾经传得很猛,说整个法卡山都割让给越南,如今实地所见,并非如此。实际上,也就是恢复到传统的沿山脊走向的分界线。

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2006年的11月,我随163师489团佛山南海地区的老兵到达凭祥。在行程中,有一站就是要到夏石镇法卡山烈士公墓拜祭一名南海籍的烈士邓当强。至于法卡山,去的时候已经知道他们没有这个计划而且也没有和上面打招呼,上不去是意料中的事。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广西凭祥市,更是根据资料纸上谈兵般写下《法卡山收复战》后第一次踏入法卡山烈士公墓。

完成匠止和南山陵园的拜祭后,大巴从南友高速转入夏石镇,车停收费站交费期间,我远远便望见了在右侧小山上那高高耸立的法卡山烈士公墓纪念碑。高高的烈士纪念碑在翠绿山体中昂然耸立,油然产生一种庄严肃穆感。

法卡山烈士公墓并不大,154个墓碑整齐划一排列在一起,看得出来陵园还是有人定期打理的,墓碑干净整洁,地台没有杂草。只是陵园外围的一座小房子显然已经没人管了,杂草丛生,墙壁上画满各种涂鸦。我围着纪念碑转了几圈,从不同的角度仰视着它,最后在纪念碑后的大理石碑铭前停留了许久许久。

残酷的法卡山地区进攻防御战斗,曾经浴血厮杀的你们,如今仅仅只是154块麻石墓碑,却仍然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列。看着每一块墓碑上永远定格的数字,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只是感到一点苍凉的悲哀,生命不过如此。

“81年还有打仗么?”

声音不大也很平缓,却彷如当头一棒。

话自同行拜祭的一名参加过1979年对越作战的老兵,经历过与越南的死战,到最后连自己师战后组建的部队打过的一场残酷的攻防战都不知道,那么没经历过战火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去记得这些消逝的生命呢?同行中的麦时清老兵抚摸着邓当强的墓碑,略带责怪地说:“哎呀,点解你噤吾小心啊……”(粤语,意思是:哎呀,为什么你这么不小心啊?)

154个人,如果不死,如今也一样,老了,英雄迟暮。

2007年的4月,我再次踏足广西凭祥市。这次是同163师487团珠海地区的老兵一起去的。本想去同登,最后因故终不能出。于是我又再次站在那高耸的法卡山烈士纪念碑前。

在邓当强的墓前,缓缓点起一支香烟。抽吧,老乡,也是替老麦给你点的。

风吹过,除了陵园外围的野草摇,寂静无声。

看着高高的烈士纪念碑,才发觉碑体上有几块大理石已经脱落了,露出黑黝黝的水泥,彷如伤口一般,也没人理,我也只能摇摇头。

边防3师9团的旧团部离法卡山烈士公墓并不远,顺着路开车过去也不过5分钟左右。去年我不知,今年特意要来看看。

边防3师已经被撤编,这个团部已经人去楼空,现在给了当地人做木厂。

烈日下,挥汗如雨;寒风中,迎风而立,嘹亮的军号与晨操的叫号,这种景象在这里已经不复存在。边防9团的大铜像还在,但只是很寂寞地站在破陋的荣誉室前,孤独而高傲地看着对面山头上的154位兄弟。也许它不是铜的,如果是纯铜的,也许就让人偷去卖了。它背后的边防9团法卡山战斗荣誉室,窗倒门破,满地垃圾,彷如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陈列架有挨墙的有倒地的;墙上的法卡山战斗的照片、烈士照片发黄褪色污迹斑斑;各个民间单位的慰问锦旗好像擦桌子布一样随意挂在墙壁上,很多已经破落不堪;小院里杂草丛生,水池暗绿暗绿,一池死水……

愤慨啊,同行而来的老兵或低头不语或愤慨骂娘。尽管不是他们的部队,但这就是人生当中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地方?这就是人生的价值么?当你发现你曾经的追求和奉献如今变得一文不值的时候,心理的落差仿佛象是突然坍塌的围墙,一下子都没有了,空荡荡的,真他妈的痛心!走了,不看了,也不忍心看了。

临走,老兵们带走了墙壁上所有的破锦旗。我相信,老兵们会好好保存这些锦旗的。我更相信,有朝一日,这些锦旗会重新焕发生机的。

重新来到操场上,木厂的职工也对我们说:“如果可能,你们就去反映一下情况,尽管我们是用了这个地方当木厂,但我们也看着难受。”

其实,部队撤编,营房空置并无不妥,正如单位破产职工下岗一样,人去自然楼空。边防9团撤编,但部分单位还是保留下来迁去了上石,走的时候,只需要找两辆卡车花上半天的时间把这里的东西都清理干净,烧也好埋也好,反正别让回来的老兵看着难受,这岂不是更好?至于那个孤独的铜像,把它搬到对面的法卡山公墓吧,让它与山上的154个烈士相伴,我相信,这是它最好的归宿。(关于这个陈列室里面的陈列品,原来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了,我在后面再说。)

营房外的天空依然是蔚蓝的,空气也依然是清新的,阳光也依旧晒得人很舒畅。长长地吐一口闷气,上车走人,不再回头。

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会纪念。

2009年4月,我第三次来到了广西边境。三个疯子开着面包车从南宁出发,一直到岳圩然后到靖西平孟,然后沿着龙邦、科甲、龙州一直杀到凭祥出谅山,拍下了1800多张照片。

我在前面写过:从凭祥市向友谊关方向走高速,高速公路的中途有个出口,是去凭祥市物流园这个地方,到了物流园,旁边有条岔路,上面有个路牌,写着法卡山,这条路,实际上就是通向沿边公路的,在路的左侧,还有一个废弃的烈士公墓。沿着这条路而去,根据路牌的指引,就可以到达法卡山的山脚附近,当然,上法卡山还有一段路是没有路牌的。至今,法卡山仍然是军事禁区,没有经过特别的手续,你是无法上去的。

沿边公路很静,静得一个小时可能见不到两三辆车,从沿边公路转入通往法卡山的路就更静了。除了发动机的声响,就是窗外的呼呼风响,偶尔还能听见城市里久违已久的鸟叫。在有些弯道,你大概能够远远地看见法卡山模糊的山体形状。

当年,我在《法卡山收复战》一文中曾经写到“誓言报复的越军曾打算另选一处突破口,力图消灭我一部分,挽回面子。当时越军的目标就是步兵395团8连所在的板绢村外一个叫“浦炮台”的高地。但其后行动取消”。我从1比5万的的脱浪—禄平一带的军用地图上看,没有“浦炮台”这个名称,也从来没有听老兵说过“浦炮台”这个名字,从395团的驻守情况分析,只能是553和541.2高地,在553和541.2中,也只有541.2离边境比较近。我们的车到了一条分岔路,我们决定右侧方向进入,道路依山势而行,在道路的上方山体,应该就是541.2高地。路的右侧,有一些不大的小村落,这些村落当年是否曾经挨过越军的炮弹,不得而知了,村民非常淳朴有礼,我们询问去法卡山怎么走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指引。实际上,这条分岔路无论走那边都可以到法卡山的,它的分叉只是围着541.2高地,走到尽头又重新汇合变成一条路了。

当从泥路变成一条有多处急弯的水泥路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进入法卡山军事区了。

站在连队的陈列室中,我突然发现,原来在夏石镇边防9团旧团部荣誉室里面的所有陈列品,包括奖杯、作战照片、烈士像、作战经过图、以及在法卡山上挖出来生锈腐烂的枪支弹药、炮弹片全部都整齐划一地陈列在这法卡山边防连的营房里。除了民间慰问的锦旗以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唉,看得出来,连队是很花心思去布设这里的,很多领导首长也曾在这里参观过,不过,就为什么不能再花点时间去收拾一下那废弃的旧团部呢?

上3号主峰,需要沿着台阶向山上走,台阶都是后来修建的,正如老山主峰一样,都是战争结束后后续部队逐步修建的。

因为战争的需要,法卡山的山体早已经是掏空的,我只能站在坑道的入口处,就像友谊关上的金鸡山一样,坑道严禁进入,当然,首长例外。2001年,朋友阿弟哥在这个坑道入口拍过照片,当时在坑道上方还摆放着一些烂枪、烂钢盔和一个头骨,都是从阵地上挖出来的。如今,枪和钢盔估计进了荣誉室,头骨也许是掩埋了也许还给越方了,不得而知了,如今在坑道上的,就是一颗外壳生锈没有弹尾的160mm迫击炮弹体了。

在接近主峰的一片泥地里,香烛一扎一扎的点燃了,大把大把的冥钞点着了,在清明的前夕,法卡山上遥祭阵亡的官兵。山风呼呼带着燃烧后的青烟化入苍穹,在天上,他们一定会很欣慰的,因为毕竟还有人没有忘记他们。

主峰其实就是3号阵地,2号阵地就在山下通上来的台阶位置。三号阵地其实并不大,来来回回踱着步,很快你就能走完了。原来的26号界碑已经没有了,新修建的1156号界碑竖立在山顶外沿,不远处有一个和我们站立位置差不多高的山头,那就是叫卡山了,叫卡山上也同样竖起了界碑,但我目视看不见。透过叫卡山,4700米外的越南嘉暮山在一片山体中高高地凸了出来。法卡山段的边界中越双方还没有正式签署文件让新界碑生效,法卡山的3、4、5号阵地、叫卡山、浦六徳都仍然归我方边防连管理。当文件生效,国界线就生效了,4号、5号、叫卡山的越方侧、浦六徳的越方侧都归还越方。

网上曾经传得很猛,说整个法卡山都割让给越南,如今实地所见,并非如此。实际上,也就是恢复到传统的沿山脊走向的分界线。即前出的4号、5号高地归还越南,我方控制法卡山主峰。

站在这个最高点上,我既贪婪又新奇地俯览着它周边的地形,就是在这个不大的地方中,中越双方居然有865条生命死在我站立的这块山头一带,这是何等难以形容的心情!

4号阵地离3号阵地也就80到100米远,一条黄泥路连接着3号、4号和5号。4号的表面早已经被高高的野草覆盖,脚下的黄泥路原来都是深深的堑壕,如今仅仅是一条黄泥路而已。4号的大小和3号差不多,路的外围,就是法卡山山体的缓坡了。5号阵地同样长满了野草,但路有了分叉,围着5号环绕了一圈。站在5号的最外沿,地图上1200米的越南415、1900米的班瑞,在目视下,其实并不太远。当年这里,都曾经是越军的进攻出发地和迫击炮阵地,我军的炮火也曾经把它们炸了个稀巴烂;看着下面的山坡,当年,越军就是从这山坡上不断向上进攻,前赴后继地往上冲,而5号上的5连7班就是面对着攻上来的越军展开近身肉搏,到最后无一生还……我脚下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曾经满布弹片,随手一抓一大把,也曾经浸透了鲜血,我们的,越南人的。

后续的守备部队,曾经对表面阵地重新进行过清理,有些越军的尸体就在战壕内挖个深坑掩埋。若干年以后,可能又把这些尸骨重新起出归还越方。28年后的今天,战壕已经填平,山体也长满了野草,但我相信,山体中,仍然掩埋着很多很多当年留下来的东西。我没敢拨开高高的野草进入其中,谁能保证里面是否还有地雷、未爆炸物呢?我小心的趴在地上往里面看,仍然能够在某些小地方找到几块弹片、锈迹斑斑的弹壳和铁丝网。三个锈迹斑斑的弹壳,一发是7.62×39,属于苏制的AK47或者我们的56自动步枪,一发是底部凸缘的7.62×53,苏制M1908步枪弹,应用于苏制和我军仿苏的重机枪,还有一发,7.62×51,美国制的北约标准弹口径,这肯定是越军使用越南战争中美军留下的弹药。弹壳的主人是否已经死了,或者受伤回去了?弹头是否击中了我军的士兵?这些都已经不得而知了,但这几枚锈迹斑驳的弹壳却是当年残酷战斗的最真实写照。

回去的路上,顺便捡走了几块小石头,这是最后的留念了,再过些日子,4号、5号就是越南人的地盘了,以后还能上去看看么?我也不知道了。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2007年,邓当强墓前我替朋友老麦点上了一根香烟(2007年4月,我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2007年4月,夏石边防3师9团旧团部前的铜像,很寂寞地站在破陋的荣誉室前,孤独而高傲地看着对面山头上的154位兄弟(2007年4月,我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破败的旧团部荣誉室,人去楼空(2007年4月,我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散落一地,这就是昔日的辉煌和荣誉 (2007年4月,我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杂草丛生的走廊 (2007年4月,我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2003年,朋友阿弟哥上山在坑道前拍摄到的头骨 (2003年 阿弟哥拍摄,他的相机日期没有调好)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2003年,朋友阿弟哥在山上发现遗留的160mm迫击炮弹体(2003年 阿弟哥拍摄)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现存在法卡山上守备连队荣誉室中的枪支残骸,均在法卡山阵地上挖出 (不知名网友拍摄)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我们在法卡山上祭英魂 (2009年4月 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法卡山上的坑道入口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矗立在3号主峰上的1156号新界碑,生效后,4号、5号高地将归属越南。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4号阵地透过浦六德望向越南,81年5月16日,我所站立的4号高地曾经被越军攻上来,身后的5号和4号上的我军官兵全部阵亡。梁天惠上来增援以前,坚守的一整个连队最后仅仅在3号上剩下7个人。(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法卡山右侧的叫卡山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我趴在4号的泥地上拍草丛中的弹片 (2009年4月,重回军营网友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战后28年,在4号高地上发现的炮弹片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战后28年,在5号高地上发现的弹壳,属于美制北约标准弹(7.52×51),应用于美国M14自动步枪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战后28年,在5号高地上发现的弹壳,属于苏制M1908机枪弹,应用于苏制重机枪和我国仿制的53式重机枪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从4号、5号上带回来的战争痕迹 (2009年4月,我拍摄于法卡山)

\"法卡山地区攻防战——(九)我终于登上了法卡山

从法卡山带回来的石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它不单单是法卡山上4、5号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中记忆的一部分。

站在这个最高点上,我既贪婪又新奇地俯览着它周边的地形,就是在这个不大的地方中,中越双方居然有865条生命死在我站立的这块山头一带,这是何等难以形容的心情!

4号阵地离3号阵地也就80100米远,一条黄泥路连接着3号、4号和5号。4号的表面早已经被高高的野草覆盖,脚下的黄泥路原来都是深深的堑壕,如今仅仅是一条黄泥路而已。4号的大小和3号差不多,路的外围,就是法卡山山体的缓坡了。5号阵地同样长满了野草,但路有了分叉,围着5号环绕了一圈。站在5号的最外沿,地图上1200米的越南4151900米的班瑞,在目视下,其实并不太远。当年这里,都曾经是越军的进攻出发地和迫击炮阵地,我军的炮火也曾经把它们炸了个稀巴烂;看着下面的山坡,当年,越军就是从这山坡上不断向上进攻,前赴后继地往上冲,而5号上的57班就是面对着攻上来的越军展开近身肉搏,到最后无一生还……我脚下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曾经满布弹片,随手一抓一大把,也曾经浸透了鲜血,我们的,越南人的。

后续的守备部队,曾经对表面阵地重新进行过清理,有些越军的尸体就在战壕内挖个深坑掩埋。若干年以后,可能又把这些尸骨重新起出归还越方。28年后的今天,战壕已经填平,山体也长满了野草,但我相信,山体中,仍然掩埋着很多很多当年留下来的东西。我没敢拨开高高的野草进入其中,谁能保证里面是否还有地雷、未爆炸物呢?我小心的趴在地上往里面看,仍然能够在某些小地方找到几块弹片、锈迹斑斑的弹壳和铁丝网。三个锈迹斑斑的弹壳,一发是7.62×39,属于苏制的AK47或者我们的56自动步枪,一发是底部凸缘的7.62×53,苏制M1908步枪弹,应用于苏制和我军仿苏的重机枪,还有一发,7.62×51,美国制的北约标准弹口径,这肯定是越军使用越南战争中美军留下的弹药。弹壳的主人是否已经死了,或者受伤回去了?弹头是否击中了我军的士兵?这些都已经不得而知了,但这几枚锈迹斑驳的弹壳却是当年残酷战斗的最真实写照。

回去的路上,顺便捡走了几块小石头,这是最后的留念了,再过些日子,4号、5号就是越南人的地盘了,以后还能上去看看么?我也不知道了。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8-20 18:09:2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54#
发表于 2009-8-19 03:2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在5号高地上发现的美制北约标准弹(7.52×51)弹壳,虽然可用于美国M14自动步枪,但百分之九十九当时不是从M14里打出去的。M14又长又大,后座力也很大,中国人试验缴获的M14时要一个人顶住试射员的后背免得他被顶一跟头。瘦小的越南兵更难用服贴M14,因此催生了M16。在越军已普及AK47的情况下没理由再装备M14。不过这种弹也用于M60连用机枪(相当于我国的67式)。反正苏联PK连用机枪子弹也与AK47的M43弹不兼容,重机枪和重机弹用苏式的还是美式的就无所谓了都不简化后勤。配用M60连级机枪,这很可能是北约子弹在法卡山出现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55#
发表于 2009-8-19 08:4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M60连用机枪也是很有可能的!M14与M60都是美军侵越时大量使用的武器,美军撤退后,留下了很多这样的“遗产”让越南继承。另外,这种7.62×51弹还有一种枪使用:M16的前身AR15,但AR15仅仅是作为试验型号,没有大量的装备,因此也不计算在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2383
帖子
8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3
威望
3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4
最后登录
2009-4-11
56#
发表于 2009-8-20 15: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看来越南没有重视侧翼的叫卡山和浦六德。。。派个排与守在山上的连相撞,,不是鸡蛋碰石头啊。。。到底还是小弟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2383
帖子
8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3
威望
3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4
最后登录
2009-4-11
57#
发表于 2009-8-20 15:4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我们在发卡山两翼的用兵用的好。。。越南人这次死脑筋了。。。派个排去打一个连?鸡蛋碰石头了。。。越南徒弟到底是徒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004
帖子
1319
主题
1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
最后登录
2014-8-24
58#
发表于 2009-8-20 16: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很认真的读完了全文。

一个没有参过战的人,能有如此情怀地写出如此详细的战斗经过,并图文并茂,定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心血,着实让人从内心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350
帖子
957
主题
82
精华
0
积分
12
威望
12
金钱
106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7
最后登录
2015-4-2
59#
发表于 2009-8-21 20:2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军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60#
发表于 2009-8-23 23:0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广西神勇战士:

79年战后, 55163495团一直留在广西吗?还是又机动过来?

163师是487、488、489团,495团是165师的。

79战后,165是否留在广西我不能肯定的答复你,因为我实在不清楚。但法卡山地区的一系列战斗的资料中,的确有提及165师495团。但主要作为支援或者是预备队。只有边防3师完全顶不住了,这些后备的部队才会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5-9 21:54 , Processed in 0.1244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