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济桥位于永年县广府古城城东2.5公里的东桥村,距邯郸20公里,所处的滏阳河段为南北流向,故为东西横跨桥,东桥村因在桥东而得名。又因其位于广府古城东,当地人也称之为“东桥”、“老东桥”。 弘济桥整座桥梁全部用石块砌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研究价值的古代桥梁,它在结构、造型、建筑年代上与赵州桥十分相似,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篇。
弘济桥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大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造型宏伟壮观。桥东西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径度为31.88米,失高6.02米,两端的小券跨径,一为3.5米,弧失1.6米,另一为1.9米,弧失为1.05米。 为什么要在弘济桥的大券两边各肩负两个小券呢?这样的桥梁设计,既保证了航运的通畅,又达到了河水上涨时可以分流的目的,同时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也是出于美观的考虑。 为适应通大船的需要,加上弘济桥两侧的地势较洼,因此弘济桥的失跨比中国第一石桥赵州桥还要大,赵州桥的失跨比是1:5.1,弘济桥的失跨比是1:5.3。 全桥用18道拱肋纵向并列砌筑,券间由0.37米至0.43米的铁束腰相衔接。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柱首雕刻有雄狮、顽猴、石桃、石石榴等,当地有“两个仙桃俩石榴,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牦牛”的说法。桥面两边各有17块栏板,栏板上所刻的花纹 多是节节封侯、连年有余等吉祥画,还有鹿、麒麟、八仙过海和武松打虎等图案。望柱与栏板上的雕刻形象逼真、玲珑可爱;大券与小券中间刻有龙头,是蛟龙望水的浮雕;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飞马,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卉,更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北栏板中部的外面有“弘济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大字的侧面保留有石刻桥铭落款:“推官公家臣通判周评同知董选广平府知府贾应璧创建;万历十年岁次壬午十月吉日。”弘济桥建于何时无考,明万历十年重修确为不谬。
为什么叫作“弘济桥”呢?“弘济”是什么含义呢?
横跨在滏阳河上的弘济桥是位于冀鲁豫三省的交通要道。清《广平府志》载:“又赖滏水,上达磁邯,下达津卫,舟楫所至,四外通商,故不为一郡一邑之民称便也。”行旅通商,极为方便。谓之:“其功甚弘,其利甚济”,又因修桥之时,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襄善举,共同奋战,因此名之曰:“弘济”。 相当年,弘济桥凌烟卧波,一时陆路上晋商徽贾,车盖云集,水路中则津盐豫陶、峰煤邯铁,舟楫穿梭,浑有清明上河的景象。弘济桥则如“出水之月,饮涧之虹”,构成了滏阳河、广平府那些曾经繁华与辉煌的岁月。在这里,你将会感慨历史的沧桑变迁,对人生、对社会将会产生另外的一种感触。 在桥两侧边券上有横三竖四,深达寸许的坑槽,这些坑槽是做什么的呢?
原来过去的滏阳河是一条“黄金水道”,它的通航历史最晚开始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60年代,至今桥两侧边券上坑槽就是当年的纤夫拉纤绳索留下的纤痕,深深记下了数百年来成千上万拉纤船工的辛酸血泪,这是滏阳河航运历史最真切的见证。 关于弘济桥的修建,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
相传赵州桥是鲁班修的,而滏阳河上的弘济桥则是鲁般个妹妹所建。 鲁班是著名的木石世家,尤其善于修筑桥梁,由他设计的桥梁造型美观,经久耐用。所以。全国各地的大型桥梁都请他去造。 鲁班有个妹妹,人称鲁妹。鲁妹从小跟哥哥学习设计建造桥梁,也深得真传,在桥梁设计方面也有了很高的造诣,经常帮着哥哥出主意、想办法。 鲁班受命建造赵州桥,在设计建造中,鲁妹建议路班在桥身中横贯铁梁,以加强大桥的牢固性。鲁班自恃才高,不听鲁妹之言,兄妹因此发生矛盾。 鲁妹一气之下只身南下,来到广府东关外滏阳河边。滏阳河水流湍急,因河上无桥,老百姓生活十分不方便。就在桥边,鲁妹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修一座桥,并要和哥哥比比高低。 鲁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和当地的百姓一起,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智斗恶龙、截水断流,鞭山赶石,终于在滏阳河上建造了一座造福千秋万代的“弘济桥”。 弘济桥造型美观大方,在规模、样式上和赵州桥大致一样,但在内部结构上却别出心裁,增加了大桥的稳定性。鲁班因不听鲁妹之言,赵州桥几乎被张果老的毛驴压塌。鲁班亲临广府,向妹妹赔礼学习。从此往后,每当雨后彩虹之中仍能看到他们兄妹并肩站在桥头的身影。 近年来,在古老的弘济桥,常常示人以出乎意外的奇迹。特别是在弘济桥的桥面的青石、红石上发现了古生物化石,包括三叶虫、古鱼类等,更是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弘济桥就像一个谜一样,吸引着更多人们的探索与思考。 <网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