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拿高音:
散发扁舟: 很早就听一个国外的朋友介绍此剧,但一直没看,至今看到坛子里反复提及里面的台词,特别是《 骑行之外的生活》更把此电视剧多次提起,特从网上搜出贴出,自己也真的细细观看…… 自去年大本营年会相识,扁哥留给我的印象是办事稳重和思想深邃,很想听听扁哥看完此片后的观后感...... 投个机,取个巧 转贴一篇,算交作业,略删减
茶道和音响设备,两者作为《天道》中的重要组成道具,充分体现了主人公丁元英的生活品位与其自身的艺术修养,但是在片子中,这样的道具或许在观众看来并无所谓,但是从专业的角度看来,实在显得业余的近乎于粗糙。呵呵,但是作为第8艺术形式的本身而言,其实这并不重要。我所想说的,仅仅是我对《天道》中的特有文化符号的认识,以及它带给我个人对诸多问题的重新诠释和逻辑思辨。 就我个人认为,首先这是一部很难给它定位的影视作品,围绕着几乎抽象的一种爱情观,旁生枝节出了诸如神学、宗教、哲学、法律、观念、格调、意识、音乐、商战、传统、甚至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矛盾冲突等等的很多东西。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拙见: 首先,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对佛、对道的研究和见地不同凡响,他以一种宗教般的意识去分析人的行为,去理解人的思想,去诠释商业战争的规律。在这里,丁元英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固定的特有名词,就如同提出的“文化属性”一词一样,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看似另类的魅力老男人被推进了一场文化势力较量的旋涡中,不能自拔。被文学艺术的夸张语言塑造成为了一个令人盲目向往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神话范本,这没有办法,世间所有的一切,到最后找到其本位时都不免落入大众意识形态中的俗套。首先前提是,其中的本体必须是存在于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或是依附于某环节上的必要辅助品。所以说,宿命就是宿命,谁也逃不过。 关键词之一:文化属性 《天道》中真正展现的是一种反文化的力量,确切地说是一种反传统文化的力量。的确,我们的民族在每时每刻捍卫传统文化的同时究竟有没有问过自己,什么是传统文化?也许我们还没有搞清楚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啊,请告诉我,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又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是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文物吗?是那些久封于岁月尘埃中的皇朝历史吗?还是那些早已盖上现代文明烙印的古代建筑吗?请你回答我!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主流,这在华夏千年的历史中无须质疑,传统文化并没有错,错的是今天我们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解误读,我们愚昧到将死人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划上了可笑的等号,不是吗?古人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的经济文化的确是穷则思变了,这变化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还是传统文化遗产,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传统文化的船究竟还能够支撑多久?! 丁元英这一矛盾个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成见渗到了骨子里。其实这股成见,只是对于在今天借助于传统文化招摇过市的“死人文化”而已,这种矛盾的实体反映是建立在“文化沙漠”的基础之上的。 “文化沙漠”是“文化属性”的一种客观存在的表现实体。文化是一个特定词语,关于属性的提法其实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了,只是在当时人们还没有一个主观性的认识而已,大众会不自觉地将文化意识形态与文化表现形式混为一谈,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失误。意识形态代表着民族的观念,代表着个人的观点。而表现形式则代表着时代的声音,代表着独立的状态。这两者有着最本质的区别,文化沙漠的诞生就是因为我们从未正视过我们本身的这个基本失误。 如果说将形态与形式搅在一起是失误的话,还有情可原,但是将“死人一样的传统文化”强行冠在大众的意识形态上的话,就无法原谅了,这是个严重的低级错误,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个特殊文明统治下的必然产物,的确是十分病态。 “文化属性”中所呈现出的格格不入并不是一种彻底的自卑,仅仅是一种无奈,这并不是一个时代就可以轻易改变的,也更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几篇文章几部小说几集影视剧就能改变的,作为明白人来说,唯一能够做的,只是一针见血地提出这一实质性的存在问题,然后等待历史来见证,民族的劣根性需要人们的自我认识来慢慢化解觉悟,觉悟的过程需要大量真正的文化传播和正确的意识指导,归根结底,文化的本身还是一个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事情。 传统与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这是一个千年的问题,我的聊聊话语,也仅是笑谈,不必认真。 关键词之二:宗教哲学 《天道》中对于宗教有着虽不虔诚但却不失理智的认识,对于哲学有着偏激但不失深刻的阐述。 佛乃是觉性,非人。我作为一个早已皈依的在家弟子其实并不应该去谈论这些,关于佛教,我也并不想去说什么,谈佛三千不如礼佛一拜,我是个龌龊的凡夫俗子,根本就不配去谈宗教,索性不说。 谈谈哲学,《天道》所表现的哲学观点就我个人来看,是一种近乎于疯狂的唯心主义论,这期间根本隐藏不住创作者对于尼采的推崇,但是他的表现手法最终还是还原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片中有这样一种观点——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字面上看起来,这是将神学、道家与佛家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其实还原本身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神可以看作是世界的代名词,道是一种物质的延伸,自然是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如来可解释为在受到或不受到相对外力影响下的一种表现规律,这样理解的话,《天道》的哲学主旨我们就不难梳理了,我想任何一个稍微了解过哲学的人都知道,这是哲学的入门必修,的确——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则是有规律的。 《天道》的表达方式是唯心主义论,而表达结果则是唯物主义论,这其中的表达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其实也不是不得而知,只是手法过于投机。抱歉,我找不出一个比“投机”更加黑色的词语了,呵呵。辩证思维,不可思议。 关键词之三:英雄主义 关于英雄主义的讨论,在剧中通过侧面其实一直在争论着,争论着什么呢?说起来我觉得是一个身份不确定与固有概念的混淆模糊的本质问题,在一个时代洪潮的背景之下,因为在没有一个真正的权威和相对正确的价值取向下,我们经常把狗熊当作了英雄,把英雄当作了枭雄,又把枭雄当作了狗熊。 其实,真正在《天道》中正面表达主流意识英雄的时候,我觉得只有一次,但是十分有代表性,就是在女主人公芮小丹和犯罪分子对决牺牲的时候。这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所能够理解的通俗的存在价值。 请原谅我将时代中“主流”这一词语换做我个人认为的“通俗”这一词语,其实我更想用“低俗”这一词语,关于英雄主义的看法,不多写了,英雄是幻化出来的,这是没有英雄的时代,因为没有能够产生英雄的背景和因素。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东西们”还没有做好“人”呢!谈什么英雄,卑贱的充满心酸的一种耻辱感! 关键词之四:天国爱情 对于《天道》中的最重要的一条主线——爱情,我的认识很简单。 看腻了媚俗的流行爱情,看烦了肉麻的恶心爱情,人们便以为真正的爱就是大爱无疆了。可《天道》却给出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大爱不爱。 爱并不是责任,责任本身就是一种错,爱是一种在心共鸣之后升华出的高度肯定与深刻认知,我的理解似乎有些太过于抽象了。没办法,这只是我的理解,我对《天道》的理解。 多上一句嘴,我个人对于爱的理解,说真的,到现在还没他妈的搞明白呢! 关键词之五:古典音乐 在《天道》中,对于古典音乐的认识最精彩的是这样一段话,那是丁元英关于《流浪者之歌》的见解,我抄录下来,可以看看。 “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以穆特与弗雷德里曼的小提琴相比较,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不一样,穆特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海飞兹是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但是单就《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他的诠释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也许他太在乎技艺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淡了一丝虔诚。以他们3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较,我觉得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心是愿望,神是境界,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汇。咱们都相信穆特想演奏好,但她的性别底色是上帝给她涂上去的,只要她不能超越上帝,她就抹不去性别底色的脂粉气。穆特的手,是一双女人的手。” 《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大师萨拉萨特的经典作品,喜欢音乐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穆特、海飞兹和弗雷德里曼的三个版本我个人也都有收藏,只是对于剧中的音乐评价我不敢苟同,在这里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就当不嫌丢人地臭显摆显摆吧。 在《流浪者之歌》里中板C小调的引子中,主奏小提琴诠释是一种充满忧伤的旋律,而在缓板的变奏旋律中,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拨弦使得开始忧伤的情调转化为了一种美丽的忧郁,接下来有原先的4/4拍变为了4/2拍,悲伤的情绪达到了极至,到最后乐曲又急变为了快板,发映出的是一种闪电般的豪迈,弗雷德里曼的演奏诚然是伟大的,但是在对于诠释音乐本身中灌注的个人情绪过于多,使得整个曲子缺少微妙的感情变化而多了些壮烈的味道,海飞兹的演奏过于华丽,让人忘记了音乐所传递的真正意义,而穆特却恰恰以她特有的女性之美将《流浪者之歌》演绎的忧伤细腻,华美的让人陶醉,尤其是第三部分中的高潮在荡气回肠的伤感中不失和谐之美,活脱脱的第二个卡拉扬。所以我个人则更是偏爱穆特演奏的《流浪者之歌》。 对于音乐,还是我那句老话。音乐是我的爱人,我会永远陪伴这他,直到我死去。 上面的浅薄认识,就算是献丑了。 关键词之六:商业对战 有人说《天道》是一部商业的教科书,我并不否认。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残酷的观点,商战不是劫富济贫,而是杀富济贫。杀谁的富济谁的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杀富,又如何济贫? 在强者与弱者之间,道德与败坏之间,如何来给自己定位?这显然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贫,我们姑且看作弱势群体。计划经济的弊端在于这个社会为弱势文化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温床,但不是弱势群体,只是这个群体所营造的弱势文化。解决这个问题是主要依靠政治理想的教育吗?我不知道!市场经济的弊端在于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依靠社会利益调节机制吗?我也不知道!计划经济制度,政治才是人的最高价值取向,获取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惟一通道就是首先得到权力。市场经济制度,经济是人的最高价值取向,但是获取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通道却是多种多样的。 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觉悟,需要还原,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身份,做舒服了,这就挺好。 一口气写了怎么多,不管您有没有看累,我是真写累了。 感谢认真读完这篇文章的所有朋友,谢谢你们的强忍恶心和不厌其烦,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自己的一篇狗屁不通或者说狗屁勉强刚刚通了一丁点儿的屁话吧,写完了就真像放了个屁,噗!!!舒服啊。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找来碟片看看,真的值得一看。 最后,再次为电视剧《天道》鼓掌!为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