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复制链接]

38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465
帖子
434
主题
38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4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2-8-19
最后登录
2014-8-24
11#
发表于 2003-7-6 22:4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电子管收音机在 2003/07/06 10:44pm 编辑]
下面引用由liyusheng2003/07/06 10:03pm 发表的内容:
是20多,成品板也就50-70。
那用7294可以吗?我以前装了一块双声道板,经典电路的那款;不合适的再装,还有一对 7294 IC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05547
帖子
1520
主题
6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6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6
最后登录
2014-8-24
12#
发表于 2003-7-6 23:3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感想颇多,没有互联网以前,我们就像你说的闭门造车,自己瞎弄。现在有了互联网,交流切磋的机会多了,但还是受到很多客观因素限制,尤其对于单元测量这种讲究颇多的事情,的确需要一定范围的统一,lin兄的话放,声卡的统一中,我觉得话放的统一较容易实现,至于声卡,好像不太容易,像你说的sb16,就算能买到,现在很多主板已经没有isa槽无法使用,在或者遇到声卡有不兼容。所以,声卡方面不太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05547
帖子
1520
主题
6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6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6
最后登录
2014-8-24
13#
发表于 2003-7-6 23:4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liyusheng在 2003/07/06 11:49pm 编辑]

坛主,可否这样。就现在购mic的人数来看,就算统一标准也只有现在的一小范围,您不是有搞“增加测试专版”的意向么,国内对于这方面还是空白(就连音箱diy也差不多),可以先将专版搞起来,等关注的人多了,在着手整理统一的方案。到时候大家出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05547
帖子
1520
主题
6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6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6
最后登录
2014-8-24
14#
发表于 2003-7-7 00:2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吴坛主,这是一个话放IC的pdf,里面有详细数据,并附带了PCB样板。英文好的多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236
帖子
417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6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5
最后登录
2014-8-24
15#
发表于 2003-7-7 02:5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有关话放和声卡的一点建议:
1。 不论大家认为ISA的声卡多好多动听, 用于测量就是废物, 因为测量要求full duplex, 就是可以同时放音和录音, 旧ISA声卡很多都不行。首次使用本人建议用版载的AC97, 因为测量时有功率放大, 很容易烧line in, 到自己完全掌握测量的要领后改用中档PCI声卡。
2。 测量话放建议用2路或以上的运放, 制作简单, 频响特性好, 容易提供Mic需要的直流电压, 容易控制放大倍数。
3。 功放支持用IC, 但功率不必过大(当然大了也无妨), 我敢说1875足以, 考虑到转换速率, 我用的是1876。 另外, 制作定型后用真正听音的功放测量也是必要的。
4。 建议PCB设计中把话放, 功放, 阻抗测量, 信号衰减等电路全部放进去, 可以减少成本,减少连线, 方便制作, 提高信噪比, 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0

好友

1711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1
帖子
1600
主题
166
精华
0
积分
1711
威望
1711
金钱
156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0-1-6
最后登录
2025-1-19
16#
发表于 2003-7-7 09:3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说明一下,
斑竹前贴中没有推荐任一具体设备的意思,大家不要误解。
如果推荐的话,不!是建议最基本的条件:
声卡----应采用PCI的带有数字输入数出的、百元价位。
功放----用IC,≥30W输出。不能用您现在的听音功放。
共同要求----响平噪小;与是否好听没有任何关系,要的是数据结果。
电子管兄说的“应该还要来个各门声卡测试性能大比拼”没必要,测它的人多了去了,找个现成的结果来用就行。
至于vegetal-bird兄建议的“PCB设计中把话放, 功放, 阻抗测量, 信号衰减等电路全部放进去”大家投入的成本就要大多了。有一部分朋友可能就......。AC97不合适,700HZ以下,12K以上干扰太大。好的我也见过,倒是可用,但涉及到主板......。ISA对我个人来说可不是废物呦,俺有3个PC用于配合测试各种东西,外带丹麦的数字接口...,嘿嘿。
liyusheng兄所言有道理,但搞测试的和有兴趣的是两回事,也并不仅限于扬声器单元测试。业余搞测试的人多不起来。如果能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形成一个有十几个人、相同平台、分部广泛的音频测试群体就是成功,对DIY的整体提高才能起到一点作用。而这些人或多或少是要有一点经济基础的,会淘下相当一部分人。
整合硬件容易、将来最大的问题是软件使用。
真正决定DIY测试能走多远?这个贴子能讨论多久的是......钞票!所以才有“要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05547
帖子
1520
主题
6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6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6
最后登录
2014-8-24
17#
发表于 2003-7-7 12: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各位各位,自打lin兄发起这个贴,咱们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人觉得统一标准并不容易,应该有了好的方案再进行考虑,虽然本人也对统一标准提出意见,但看了这几天的贴,每个人对测量的标准都有自己的见解,最起码思想上就没有统一。再有现在测量中用的器件中,操作不当的话就有烧声卡的危险,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我觉得是否开设专版,如何办好专版才是首要任务。
接下来谈谈咱们这些业余测量的diy爱好者。我们中有些人包括我自己涉足测量是为了打造一对自己的音箱,或是进行改造。那音箱打造完了,改造完了,是否就可以不用再关注业余测量,不用花费精力到业余测量中?错,我们的测量是在业余条件下完成的,有很多疏漏,偏差,不足的地方,至于音箱那也只是个雏形而已,还需改造,改造,在改造。换句话,咱自己业余测量的知识,手段还有再提高,再完美的空间。以上是本人对业余测量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583
帖子
851
主题
1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55
金钱
16887268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2-10
最后登录
2014-8-24
18#
发表于 2003-7-7 13:3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赞同liyusheng 兄的观点。
做箱子我都会一直做下去的。测量手段要不断完善,也要不断开创新的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236
帖子
417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6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5
最后登录
2014-8-24
19#
发表于 2003-7-7 14: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下面引用由Ajconnie2003/07/07 01:34pm 发表的内容:
赞同liyusheng 兄的观点。
做箱子我都会一直做下去的。测量手段要不断完善,也要不断开创新的思路。
有道理, 做什么事都应该精益求精。 但我觉得测量的目的还是要明确。 对于音频测试, 主要的目的就是在音箱设计上。 如果用一般的系统能达到测量的要求, 那就不应该无限量地投资到测量器材上。 创新是必要的, 但最基础的理论也必须明白。业余条件下, 测量的精确度有一定的局限, 这是无可否认的。 要超过业余水平, 最起码的就是录音室, 但以现在的条件有几个人做得到? 测量也是木桶原理,水的高度就只能到最短的那快木头, 并不是扛个B&K回家就能变成专业的。测量的门槛不应该再跟Hi-Fi的门槛弄得一样高了。 一个PC, 一个声卡, 几个电阻, 容值感值扬声器阻抗和基本参数都搞定了, 加一个功放话放和话筒, 频响和分频器设计也基本搞定了, 何必复杂化?我认为应该把测量的圈子放大点, 不应缩小。测量的另一好处是让烧友的基本知识更丰富,提高整体水平。 我认为这也应该是新专版的目标之一, 测量版应该是要吸引更多有兴趣的人, 大家互相帮助, 不是要把经济能力不是很高的朋友排挤出去。起码我在国外Speakerworkshop的论坛里见到的是大家互相帮助的情形,完全没有门槛。 我就不信在国内做不到。   
一点意见,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161
帖子
174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182
威望
1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8
最后登录
2014-8-24
20#
发表于 2003-7-8 00:0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和测试MIC有关的一点想法。

泼点冷水:
那天吴版来电话问我此事,其实什么都好统一,但有一个影响最大的却是最难通一的,就是测量的外部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9 06:10 , Processed in 0.1115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快速回复 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