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农家土布是河北省特有的民间手工纺织品,历史悠久!李家口村的张爱芳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大本营飞雁队参观学习15人。 活动时间:2012年8月26日,周日。多云,好天气。 活动地点:魏县沙口集乡李家口村 活动内容:了解魏县非物质文化,农家土布坊。 相约人员:15人 关师傅、胡司令、王银祥、吕师傅、钢琴家教、勤务兵、刁小三、灰大狼、壁虎、活的漂亮、程师傅、李师傅、红杏、侦察兵、韩师傅。 活动全程:约130公里。 魏县农家土布是河北省特有的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悠久的织造历史……! 魏县沙口集乡李家口村的张爱芳是魏县土织布的传承人之一!2006年6月获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08年6月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李家口村位于县城的东南部约10公里的漳河边,全村3500口人,常、李、王、郭姓氏为主。土布纺织历史久远! 郭焕友、张爱芳夫妇今年都是64岁,热情好客,我们到来深受欢迎!路途由于一名队员腿疼耽搁,郭焕友老人还多次打电话了解我们路上情况,并提前到村口接应! 张爱芳老人介绍说:“我是第四代传人了,这台织布机是祖传下来的,已经100多年了。我从8岁起,开始和奶奶、母亲学习纺花、织布,当时家家织布,织的土布全是家里自用,多余的拿到集上换粮食”。 织布机“咔咔”的响声持续到80年代,洋布多了,织布机渐渐安静下来,很多人家已把织布机拆了,当柴火塞到灶里。但张爱芳坚持下来了!这份坚持终于迎来转机,2006年,土织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在政府的帮扶下,张爱芳与郭焕友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去了北京,参加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现在,他们带领着300多农户搞起了土织布项目,成立了公司,有了自己的品牌“郭家坊”,产品种类多样。 如今,张爱芳的女儿、儿媳都已经从她那里学成了织布高手,12岁的孙女也开始向奶奶学习织布了。 在此,感谢沙口集乡政府、李家口村常永德支书和王主任鼎力相助!谢谢!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1228.jpg)
左一:张爱芳老人的妹妹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1420.jpg)
张爱芳老人为我们演示!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1734.jpg)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1957.jpg)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2017.jpg)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2749.jpg)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2-8/20128286286.jpg)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2-8-28 6:28:4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