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Section0 style="LAYOUT-GRID: 15.6pt none"> 向来听到这样一个传闻: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古中国征伐越南,若克谅山,越南王必自缚请降。79年解放军攻克谅山后,原可一鼓作气直取河内…………。fficeffice" /> 言辞凿凿,煞有介事。 果真如此吗?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的曾出现过克谅山如克全越的先例?我只知道当年越南在谅山失守后毫不示弱,进行全国总动员,誓言血战到底,从中根本看不出有半分的降意。 不要说什么从谅山到河内乘火车只需要两个小时之类的笑话了,这就显得自说自话、一厢情愿。如此好事,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越军完全放弃抵抗,听凭解放军南下观光旅游。翻开地图看看,友谊关到谅山更近,简直就是紧挨在一起,可是你看看解放军在此间缠斗了多少时日? 解放军以近30万的步、炮、坦一线兵力,在数量庞大的防空、工程、通信、运输、救护部队及广大民兵的全力支援下,以惨重的伤亡代价,最终艰难地攻占了谅山、高平一线。前方参战士兵已被越北的高山密林折磨得苦不堪言,无心也无力再战。而越南却有百万军队,损失了北方边境的4个师(2个主力师、2师傅个地方师),远未伤筋动骨,实力依旧放在那里呢。解放军要南下,势必大举增兵。如果对付一个小小越南就要动员百万之众,不说刚结束了十年动乱的我国经济能否支撑得了?传出去也实在是个国际笑话,这仗不打也罢。 越军的正面抵抗被打垮后,其散兵大多隐藏于山林之中,以拿手的游击战,频频袭击我方运输线,直到我军回撤也未能肃清。我军若南下,拉长了的运输线就更加脆弱,更易被破坏。后勤的重要性,也就用不着我多言了。一旦我方补给不畅,前方还如何作战? 121师穿插高平以西,3个步兵团全部到位,聚集于班庄扣屯地区。然而其后勤保障分队在越军伏击下损伤殆尽,前线部队断粮缺弹、饥疲不堪,眼睁睁望着近在咫尺的高平城却无力进攻。这即是明证。 再说了,解放军冲出山岳丛林地带,进入稻田纵横、水网交错的红河三角洲,就一定更好打吗?东南亚的雨季即将来临,在茫茫大雨、满地泥泞中,面对的是从柬埔寨回撤到位的越军精锐主力,以我军笨重落后的装备,胜算又有几何?更何况,那只硕大的北极熊真能当它不存在吗? 由此看来,我军攻克谅山后立即撤军,实在是明智之举啊。 </DIV><!--EndFrag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