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5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前往老山主峰的路上,道路两边的地雷都排完了吗?

[复制链接]

2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307
帖子
195
主题
2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24
最后登录
2008-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2 21: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看了很多老兵重返老山前线,重温当年战斗过地方,上老山主峰(当然一般的游人是上不去的)的路上都设有雷区的标志,也就是说,没有排过雷的地方,常人还是不要去。除了当时埋下的地雷与环境、植物容为一体难以发现外,埋在地下的雷,有可能因山洪爆发而冲走,这种情况不是给排雷带来更大的困难。请教一下,现在老山主峰四周的地雷排除完了吗?一般都埋些什么雷?这些雷的杀伤力有多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58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947
帖子
218
主题
58
精华
0
积分
1
威望
1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7
最后登录
2014-12-15
2#
发表于 2009-10-23 14:2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没有,还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307
帖子
195
主题
2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24
最后登录
2008-4-24
3#
发表于 2009-10-23 14: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李先生,我需要的是更具体点。

前几天单位搞公文方面的培训,我还专门在论坛找些资料,也让干部们也接受一下教育。不妨摘录一点我搞培训时的讲义内容:

讲话稿的写作fficeffice\" />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讲话人借助有声语言作媒介,在各种集会或会议上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文稿。也是一个人面对群众谈话的文字底稿。

讲话稿分为三类:会议讲话稿、宣传讲话稿、礼仪讲话稿。

讲话稿通常由标题、称呼、前言、主体、结尾等部分组成。

讲话稿的结构:两种:1、板块式,即分为几个板块,以小标题、顺序号或逻辑关系分板块。2、提纲式,在一篇讲话稿中讲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开头有一个主题句,每个问题的篇幅都很简短。

关于讲话稿的开头部分,举两个例子:

同志们:下午好!   

今天,本来是要到大礼堂给大家讲话的,但我嫌那个地方太大。我一个人孤单单地坐在主席台上,你们在下面正襟危坐。那样我们之间的差距就太大了。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大教室,就是想拉近与同志们的距离。我不是做你们大家已经习惯的、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我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思想。我就那么一讲,你们就那么一听,也不要记,也不要录音。讲错的地方我自己负责。与其他领导同志给你们做的报告相比,我讲的东西起点低,没高度、也没什么深度,不象他们的报告又是“高举”,又是“深入”的,气势恢宏。我总是从小处着手。今天,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信念问题,第二个是道德问题。

蔡朝东

我不是战斗英雄,也不是功臣模范,只是一个在老山前线生活和战斗过的普通军人。每当想起在战场上的日日夜夜,每当看到烈士陵园那一座座坟墓,每当回忆起战友们在阵地上的喜怒哀乐,每当看到一位位烈士家属那高尚的情怀,我就有一种冲动,就想把我的感受讲给全社会的人听。今天,领导和同志们从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抽出时间,听我演讲,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们战斗在老山前线的干部、战士的理解、关怀和鼓励。我代表曾经在老山前线战斗过和现在还在老山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向祖国的亲人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理解万岁》,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血战老山,对祖国的理解;第二部分,喜怒哀乐,理解的呼唤;第三部分,前方后方,理解的分量;第四部分,社会共鸣,理解的内涵;第五部分,战地歌声,理解的升华。

讲话稿写作要求与技巧:

1、苦炼悟功,把握意图。讲话稿是为领导写的,由领导去讲,因此一定要充分有表达领导意图,体现领导讲话风格。

2、锤炼观点,严密论证。观点,就是个人的看法或主张。观点也是讲话稿中的灵魂,讲话稿中要有鲜明的观点,而且要相互照应,相互配套,不能互相冲突。

3、巧用材料,强化效果。讲话中常用材料有三类:一是依据类材料,二是佐证类材料,也就是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三是辅助类材料,主要包括典故、古语、歇后语、群众语言等。

关于佐证类材料的运用,充分运用材料,用丰富、典型的事实材料说明观点是写好工作总结、经验典型、宣传报道、讲话稿的特点之一。

举几个小例子:

“两山”作战,总政组织一批作家采访,第一次是1984年,收复老山的时候,到十四军,我去了。后来,我又单独去了几次。我深深地眷恋着云南。为什么呢?就因为我当时到参战的部队去,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特别是“两山”作战的时候,后方是歌舞升平啊!部队官兵不仅面临生死考验,还都有生活负担。尤其是基层干部,几乎家庭都很困难。当时我去看十四军的一个指导员,他已经牺牲了,他妻子见了我,跟我讲,作战前这个指导员是有欠债的,临开赴前线时发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结果七扣八扣,工资拿到手上的时候里面只剩下五分钱了。最后她拿出这个单子给我看,就五分钱,我真是觉得心酸。有些战士家里很贫穷,他们的遗书真是字字血、声声泪。烈士在遗书里面说,如果我死了,请公社给我家一头牛;一个人讲,如果我死了,请把我的军装脱下来送到我家乡去。我的兄弟都穿不起衣服。这些东西看了以后,真是让人难受。

李存葆是济南军区的作家,写了一部以79年自卫反击战战争为背景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到底写了什么?其实写的就是当时的军队内部高干丧失信仰,以权谋私;高干子女骄奢淫逸,贪生怕死;基层官兵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在为国献身的信念支撑下流血牺牲,军属烈属深明大义,无私奉献,这么个小说。小说中的连长梁三喜战斗中英勇牺牲,留下一张带血的欠帐单,欠620元债。卖一头猪70元,才还上债。(部队给付牺牲战士每位450元作为一次性抚恤,排、连干部每位烈士550元,营,团干部650元,师级干部800元)但是,李存葆情节安排得好,他在赵蒙生的身边一方面安排了一个主旋律形象群包括平民阶层的梁三喜一家三口和靳开来等,高干阶层的雷军长及其儿子,另一方面又安排了一个非主旋律的负面形象群包括他母亲和他老婆。赵蒙生游走于这两方面之间最后归宿于主旋律这条线上,使小说情节变得很生动,结构也丰满,很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多数人看了都可以接受,所以这部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一位老母亲在他的儿子(赵占英)牺牲在老山前线20年后终于凑足单程路费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唯一的儿子的坟墓。当时就有人对这事拍了照,发到了网络上。为什么20年她才来看儿子的墓? 因为她没有去云南麻粟坡烈士陵园的路费,老人的家离麻粟坡只有500多公里路程。他儿子的一个战友找到了烈士的家。他看到的是, 她的屋里只有一口破锅,一个土炕,一堆棉花套。老人只靠当地民政每个月给的28元过日子。据麻粟坡烈士陵园管理人员介绍,麻粟坡烈士陵墓园埋葬着957位老山作战牺牲的烈士。其中300多位烈士的家属从未来过,大部分是因没有路费而不能前来,有些家属来到陵园竟没有路费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4#
发表于 2009-10-23 18: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雷区外侧修筑了路基,防止下雨山泥冲出,没修路基的,雷区警示标志离真正的雷区有一点距离,但谁敢去验证?但在上八里河东山部分路段,没有修建路基,下暴雨仍然可能存在地雷冲出的可能性。有一些山头,雷区密度之大,至今连边民都不敢上去冒险。

老山地区的雷,上去一个部队,布设一次,下暴雨山洪冲刷了,又再布设,日积月累,一层又一层,早已和大山混为一体,成为山体的“癌细胞”。

这些雷区,除非是再有军事需要,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排除,否则,是再也不会去排除的。

2007年,在上八里河东山上甘岭阵地的路上,我在一个雷区标志前拍了个照片,后来一个边防团的老兵告诉我,在我的位置深入大约几十米(植被完全遮盖了),是一个废弃的弹药库,90年代中期,他们靠老乡带路沿路排雷进入这个弹药库,检查了一下,没处理,把弹药库用地雷封闭了,然后在周围重新密密布上地雷走人。至今,谁也不敢往里面走了。

在老山地区,战争结束了,但当地边民仍然深受地雷的危害,很多村子里面的村民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就是遗留地雷的祸害。但那片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尽管危机重重,但得生活,只能与雷为伴。

至于地雷的种类么,挺多的,我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陈列馆拍过一些地雷的照片,在单位没法传,回头传上来。地雷多数是反步兵雷,有木壳压发的、金属壳绊发的、还有大小如大号中国象棋的压发反步兵雷,一踩只炸飞一个脚掌,布设也简单,蹲在隐蔽的地方,保险一拉就向手榴弹一样往外扔,随它自己满山滚,保险解脱待发后,谁踩就谁倒霉了。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10-23 18:24:2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5#
发表于 2009-10-23 18:2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从东山峰(旧34号阵地)进入1175.4上甘岭主峰的路上,两侧都是雷区。当年每支接防的部队都往其上布雷以及因雨水冲刷造成的山体运动,于是形成了层层叠叠纵横交错的雷场,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雷场里面到底有多少地雷,也根本不可能进行完全彻底的清扫,于是竖上一个又一个的警示标志把这些雷区彻底封闭了事。石碑上的骷髅标记告诉人们,生与死就以此为界。我脚下的地方,铺设了水泥台阶,可以很放心的行走,但在那树丛后面,没有任何人有勇气进入。

后来,有个当年曾经在东山呆过的老兵告诉我,其实在这个雷区警告牌进入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轮战时期遗留的弹药库,居然有三间房子那么大堆满了各种弹药,他也是靠当地老乡带着路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去的,几十米的路,吓得一身冷汗,然后他们就把弹药库里面的地雷整箱整箱的倒在弹药库门口,永久的封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307
帖子
195
主题
2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24
最后登录
2008-4-24
6#
发表于 2009-10-23 22: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感谢版主的详细介绍,既让我了解了当时的情况,又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7#
发表于 2009-10-24 10: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老山陈列室中的陈列的地雷,都是在老山战区里埋着的型号。侧面很小很小的就是我上面说的专炸脚掌的反步兵雷。

之所以杀伤力设计得这么小,是因为炸死一个,不过损失一个有生力量而已,但炸伤一个,对方必须用一个或者两个人抬走伤员,这样就损失3个战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580
帖子
93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4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9-10-24 17:1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杀伤力这么小...原来是这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492
帖子
14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9-25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9-10-28 14:5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残了很不好。打击士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004
帖子
1319
主题
1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9-10-28 19: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请版主将5楼的裸体淫秽色情照拿下,本站有小屁孩,少儿不宜哟。哈哈~

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09-10-28 19:15:2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03:48 , Processed in 0.1094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