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0
新手上路
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以下文字,但不知是真是假,明明可以全身而返,为何又节外生枝?
网上有很多关于傅平山烈士的介绍,由于人多口杂,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说法不绝于耳。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曾经被第12侦察大队部分老兵的错误回忆所误导。现在通过当时的特侦1连4排长安建恒的描述,终于基本搞清了当时的情况。我必须更正,在老血站里发表的部分关于傅平山牺牲时情况的内容有错误。安排长是那次行动指挥员李鹏的老乡,参加行动的特侦4连连长胡贵林也和他关系不错,所以他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傅平山牺牲的那一次行动,网上有说是去侦察敌炮兵的,有说是捕俘的,这些都不准确。其实,这本是一次抵近观察任务,由侦察大队副大队长李鹏亲自带队,目的是要获得该地域敌军布防情况的第一手情报,为之后的战斗行动铺路。在经过细致观察后,我军确认附近有两名越军活动,没有发现两名敌兵身后有后续敌人。求战心切的李副大队长由此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未经请示擅自改变了行动计划,带队去抓捕这两名敌人。然而,这两名敌人的后面并未如我方观察得出的判断那样没有后续敌人,我方的捕俘行动暴露了。由于行动最初是抵近侦察,这次战斗没有火力连提供支援,没有任何接应。这时敌大批部队马上围了上来,与我发生激烈交火,而李副大队长自己没有掌握好时间点及时撤出来,卷进了敌阵当中。傅平山其实是为了寻救李副大队长及警卫员而陷入敌阵的。由于李副大队长在这次失败战斗中负有指挥不当的责任,事后他受到了处分。傅平山在被围后杀伤了多少敌人,没有定论,我们只知道,在1987年1月1日上午,他毙、伤敌各1人,在此之前,按侦察大队的判断,他应该使用过缴获的武器,杀伤了至少五六名敌人,但因缺乏证据,军史上以毙一伤一的保守数字为准。 李鹏是侦察大队838名官兵中唯一有两次参战经验的人,早在1984年他在高级军事指挥学院学习时就曾以学员身份参加过两山轮战。按理他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可是这件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我们并不应该苛责李副大队长。毕竟,他的身上有着中国军人敢打敢拼的豪情!毕竟,在被包围的危难关头,他砸碎携带的探雷器、相机等物品,对战士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把你们带回去!虽然这一次行动失败了,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兵的伟岸,我永生难忘!傅平山烈士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傅平山壮烈牺牲之后,第12侦察大队在短时间内连续出击多战多捷,足可告慰烈士的英灵。
[此帖子已被 一生何求 在 2010-8-19 21:35:46 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信息监察员
军人本就是刀口舔血的行当,怎能不冒点险呢,常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次计划好的捕俘行动也是一次冒险。冒险与轻举妄动不是一回事。
10
50
对于士兵,基层指挥员,中级指挥员,乃至高级指挥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士兵敢打敢拼是对的,但是指挥员,尤其是校官这样的级别的指挥员,还是不够的,孙子曰: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事后对于当事者的处理,也是对于其指挥不利的处罚。
39
379
中级会员
李副大队长犯了轻敌的错误。一是对能否俘虏越军看的过于简单;二是对后面越军部队的快速反应估计不足。
要想抓活的,肯定只能待越军走到贴身距离时突然扑出,如果有一点距离,越南猴子就不会举手投降,而是倒地打滚并鸣枪示警,侦察队虽有捕俘训练,但这次是临时决策,具体的捕俘位置,人员分工肯定是仓促间决定的。
对后面越军的快速反应估计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实际关键就是事前没有几种预案,只在局部范围看到是以多打少,问题不大,一旦出现没想到的情况,就会手忙脚乱。
出境捕俘不一定非得有火力掩护。
捕俘,袭击,侦察,都有风险,有些意外甚至根本想不到的,比如边防五师侦察队长江恒游的牺牲,他绝对想不到二发射向茅屋的40火箭弹居然是穿墙而过!
12大队在南疆是86年9月底到87年12月,主要战斗都是在87年,除了1月这次失利,后面的作战好像都不错。
他们执行是抵近观察任务,不是捕俘,看来李副队长是求功心切,而不是求战心切,以为只有两名越军,可以顺带完成捕俘。
不知道侦察队员每人携带多少DAN药,如遭遇敌军一个排的兵力能坚持多久?如果被敌军纠缠住,在没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能安全返回的有几人?
促使李副队长作出捕俘决定的动机有哪些,不得而知,不好说。打仗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以一次成败定高低,就是那些常打胜仗的将军,也有过打败仗的经历,这是简单的常识。
但有一点,作为一个指挥员,是很忌讳带有个人功利之心的,这容易使人在复杂的敌情下作出错误的选择。我觉得,真正优秀的指挥员在思想上心理上是很“纯”的,他们沉浸在如何取胜的战争艺术里,不关心个人名利,不受外界干扰,敢于对上级部署提出不同意见。
李副队长的任职显然与他的过去作战经历有关,同时上级也迫切希望侦察队拿出战果,各野战军的侦察队先后来到南疆,当然谁也不希望比别人差。这些虽是积极因素,但如果因此而盲目冲动,那就危险了。
鸣鹤在阴:促使李副队长作出捕俘决定的动机有哪些,不得而知,不好说。打仗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以一次成败定高低,就是那些常打胜仗的将军,也有过打败仗的经历,这是简单的常识。但有一点,作为一个指挥员,是很忌讳带有个人功利之心的,这容易使人在复杂的敌情下作出错误的选择。我觉得,真正优秀的指挥员在思想上心理上是很“纯”的,他们沉浸在如何取胜的战争艺术里,不关心个人名利,不受外界干扰,敢于对上级部署提出不同意见。李副队长的任职显然与他的过去作战经历有关,同时上级也迫切希望侦察队拿出战果,各野战军的侦察队先后来到南疆,当然谁也不希望比别人差。这些虽是积极因素,但如果因此而盲目冲动,那就危险了。
您的分析我很赞同,讲得有道理!谢谢您的回帖!
54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10-8-21 0:20:12 编辑过]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23 06:08 , Processed in 0.1236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