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3424
- 帖子
- 21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7-11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23424
- 帖子
- 21
- 主题
- 7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21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7-11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记得当初刚发烧的时候,有种想法:箱子越大,喇叭越大越多一定效果好.以至于我做的第一对箱子就是8寸加1寸高音,抱着书本和厂家的参数,设计了一个你说是落地又不是落地,说书架也不是书架的箱子(反正放在地上,然后看这很别留),当时还自我安慰,这是最佳尺寸比例.做好后竟然效果还过得去,另位好友还克隆了一对.抱着第一次做得还可以的心理,加之好友的强烈要求,有2个朋友让我帮做箱子,我大胆设计了2个的落地箱1)全回味10寸+DMA+Q1,2)南京纸霸8寸*2+南京高音,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和预想,搞了台当时比较流行的八达DC211.开声的那一瞬间激动极了,可一开声---我大倒,完全没原来的那对2分瓶的好,当时万幸的就是我那朋友不是很烧,当时只注重卡拉OK,他们觉得还不错,直到后来换上了钟声的JA99,才有所改变.后来的一对8*2因采用并联2分频,八达DC311勉强过得去,但总觉得没2个喇叭的好.
在一次制做公房的时候,我拿了个4寸的喇叭接在公房上调试,开声了一会(试的人声),我突然觉得这个声音很好听,敢忙接上旁边的箱子,比较了一下,奇怪,这个箱子除了低音好点高音高点,其它的完全比不上这个小小的喇叭,小喇叭发出的声音很平衡,柔和,很平易近人.我立刻停了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估计是这几个原因:1)喇叭是单纯纯负载,没了复杂的分频网络,公房发挥了理想的设计2)所有的音频信号加在了一个喇叭上,这个喇叭就完全表现了它的个性,这应该比多个喇叭中和的声音要好.
经过这次启发,我一想想3分频音箱的分频网络.还有那直径很大的音圈,我就不敢再涉足3分频的箱子了,也再没有搞过8寸的喇叭了(仅对个人而言),也有了不再做箱子的想法
我买的第2对成品箱是惠威的D2.6,当时主要是在杂志上看到低灵敏度的喇叭好,然后又听说低灵敏度的喇叭很难伺候,报着要征服它的心理买了回去,然后根据分析,选择了前胆后石的大功率公房,并且对公房经过了细心严格的改进,3对末级管在每个管子电流达到415MA的时候中点在8MV以下,结果是控制很好了,声音却很不满意,这又说明了问题
直到后来听了一些好的器材,听了一些现场,然后很巧地拥有了8545K,根据自己的爱好制做和调效了音箱和公房,现在对自己的一套还是很满意的,当然这样做的一切是因为经济的限制.嘻嘻---俺的意赢对象:钨脱帮
|
|